本网讯 射洪市东岳镇坚持“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拼经济、搞建设、惠民生,做好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以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献礼党的二十大。
花为媒妁 乡遇东岳
依凭天然文旅资源禀赋,按“两江画廊”副中心定位,打造观光、体验、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经济示范带。沿梓江河岸线建设12公里芍药、金丝皇菊、油葵、油菜花“花海”大地景观,开发休闲农业、农耕体验、生态旅游、体育运动、文艺创作、休闲度假等多种乡村旅游业态,构建“企+村+民”三方合股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景区业主、村集体经济和周边群众多方共赢。
先后举办了“芍药春天”“向日葵花海”“大地民谣演唱会”系列梓江特色农旅活动,并为中国健身走大赛提供赛道,累计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建强集观光、体验、休闲、康养为一体的城市“周末游”目的镇。
绿为底色生态东岳
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努力打造“规模成片、优质高效、绿色生鲜”的梓江流域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带。聚集香桂、青花椒、小麦原种、育肥猪、稻渔共生、手工茶叶、鲜活果蔬七大特色产业,实施“一品一策”行动,推进绿色低碳优势农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
通过实施3个“万”工程,做实东岳镇城市保障性农产品基地地位。一是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扩种优质水稻1万亩。以“一亩三分地”、“太涪农业”等种粮专合社为核心,实施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项目,培育“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提振“东岳米”品牌建设。二是开展“鱼米之乡”建设试点,在梓江流域6个村建设1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引梓江水养殖鲈鱼、甲鱼和龙虾等高档鱼类,养殖尾水通过管道入田,形成绿色、智慧的稻渔共生功能区,拷贝“梓江鱼”天然美味。三是开展“肉篮子”供应链建设,扶持天兆、明岐2个万头以上规模育肥猪场建成投产。全面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稳定“育肥猪”出栏数量。
治为中心平安东岳
强化基层治理,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黄橙红”三色预警机制,实行“群众洽商、村社磋商、政府协商”的闭环治理。近年来,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政治环境风清气正。
一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有保障。年粮食播种面积达5.53万亩、总产量达2.29万吨,年育肥猪出栏达3.5万头。二是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建成高标准农田1.44万亩,除险加固水库4座,新建大型体育文化广场1处。三是惠农政策、民生保障落实落地。新建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2座,做实帮办代办措施,年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和临时救助等各类补贴、救助资金达446.02万元,受益群众达10943户。四是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抓精神文明建设,搭建乡村大舞台,年演出10场次,吸引群众2000余人;抓环境整治,新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各1座,推进改厕1726户。五是社会治理有效。织密疫情防控防线,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1285人;坚守安全防范底线,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426起;把牢矛盾化解防线,年接12345热线电话1221件,受理矛盾纠纷案件37件,回复率、结案率均达100%。(杨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