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持续高温、夏旱和伏旱交替的极端气候面前,东岳镇政府精心组织、精准施策,确保平稳度过特大旱灾。
一是改装可移动提灌站解决机动抽水问题。积极对接市农业农村局装备股提供改装可移动提灌站技术。用拖拉机牵引机头作动力,装载简易传动装置,上面安装柴油机泵,可适应田间地形多变、水源分散的特点,用作电力提灌站的补充。依托机动灌溉,减轻分散田块的需水压力,确保普通群众种植的水稻“灾年”不减产。
二是调度骨干水利工程解决大面积稻田缺水。收到神鹤村群众诉求“400余亩连片水稻田干旱缺水”,镇政府迅速行动,与市武引局衔接,在水稻分蘖期和乳熟期分两次共购买10万方灌溉水,免费供应给稻农抗旱。
三是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精心组织、主动作为,大力协助市水利局对镇属4座小二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保障灌溉水源安全,蓄水解田“渴”。共解决用地纠纷8个,撤离堤坝电杆12根,调剂失地群众耕地26亩;建立水库运管长效机制,并有偿退出渔业养殖。
四是组织群众抗灾自救。出台《射洪市东岳镇人民政府关于全力以赴抓好抗旱保丰收的紧急通知》(东府发〔2022〕38号)文件,组建防汛抗旱工作指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九个片区小组,由领导班子成员任片区组长,驻村干部为成员。取消镇干部公休,及时深入旱情严重的村社,“先保生活、再保生产、再保生态”;宣传抗旱防汛知识,统计受灾面积,组织保险理赔,发动群众抗灾自救。全镇种养大户不等不靠、因地制宜用好水源。“一亩三分地”专合社自发为周边群众和自家稻田抽水电费达6万元;大庙猪场旱情期间每日缺水近20来方,镇村为其协调运水车1辆、就近取水点2处,通过外运缓解生产用水紧张。
五是抢抓“晚秋”夺取全年丰收。“大春损失晚秋补”,早于8月16号,通过镇村干部大会,根据受灾情况,分解晚秋生产任务到村,以秋玉米、秋洋芋、秋大豆和蔬菜种植为主推模式,并由正高级农艺师杨洪同志培训栽培技术。要求及时抢收玉米、稻谷,做好“晚秋”作物备耕备种待,雨后旱情解除,适时育播;选择早熟品种、浸泡催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药,确保高产稳产。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晚秋蔬菜种植用地翻耕达2700亩,莲白种苗培育用地近8亩。(杨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