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主管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全媒体集群:微播射洪、掌上射洪、射洪发布
国务院信息 | 省政府信息 | 重点专题 | 魅力射洪 | 微视射洪 | 网络问政 | 权威发布 | 遗失声明/公告 | 政务微博 | 射洪市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射洪 > 射洪文化
 
金华山三绝:臭石 魁字崖 回文诗
时间:2015-01-07 10:12:18  来源:

 


        绝壁刻大字 魁星点斗独占鳌头

  道士留诗歌 正读反念皆成佳句

  位于射洪县金华镇涪江之滨的金华山,有着“山贵重而华美”的美誉。在金华山上,有着始建于梁天监年间(公元502年)的金华道观,有着开初唐一代诗风的著名诗人陈子昂少时的读书台,还有杜甫晚年居蜀抒发心中慨叹留下的杜甫诗碑……这些都是当地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随着“子昂故里——天下书台景区”的打造,金华山得以全面开发,更多的文化遗迹值得人们去关注,特别是金华山三奇的臭石、魁字崖以及回文诗,定会让人感到不虚此行。

  一绝——臭石

  石头敲一敲

  立即出臭气

  在留云仙馆侧甬道内,一块形状丑陋、呈瓦灰色的石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臭石。石头原来高1.2米,只要用石头或坚硬物体敲击它,它便会立即发出一阵阵臭味。这样的情况在当地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好奇的人们总喜欢用石头敲击它,以致臭石被损坏,到现在只剩下0.6米。为了把它保存下来,工作人员用玻璃柜把它给装了起来。

  至于这块石头的来历,当地有这样一种传说:相传射洪县令段简,为武三思亲信,陷害陈子昂而触怒了天神。天神为惩恶扬善,正当诗人遇害百天,段简也暴病身亡,当晚雷电交加,一声霹雳,炸开了段简的棺材,电火熊熊燃烧,霎时把段简的尸骨熔化成这一方臭石,长留人间。任众人敲之,遗臭万年。这块臭石历经明清、民国400余年,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凡是陷害一代文宗,破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者,必将像这块臭石一样,遗臭万年。

  传说终究是传说,事实上,臭石还真的有出处。据射洪县志记载,明代学者杨最在云南做副使,回乡省亲时,从云南曲靖运回此石。后来,据有关专家进一步考证,臭石是一种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含有大量的沥青。当被坚硬物体敲击受到重创时,有机沥青就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腐臭味,地质上称这种石灰为“臭灰石”,大量分布在云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二绝——魁字崖

  绝壁刻大字

  寓意状元夺魁

  在金华山东坡老君洞下,丛丛藤蔓倒挂的绝壁上镌刻着一个高5米、宽4.5米的行书“魁”字,这便是金华山有名的魁字崖。据介绍,此字是由清代书法家廖赓堂所书刻的,因用力过度,字成力竭,当场猝死。此“魁”字与碣石山王羲之书刻的“碣石”两个大字、青神崖中苏轼书刻的“唤鱼池”三个大字一样闻名遐迩。

  关于这个“魁”字,当地有3种不同的传说。一种传说是金华山麓附近的吴家坝涪水滩山,潜伏一水妖,常在滩头捣乱。十天半个月要拱坏一只行船,山上修道的道士请石工刻了此“魁”字,睁开法眼,监视滩头水妖,以保江上来往行船平安。另一种传说是,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巡游,见此山风光秀丽,钦旨道观主持,务必在岩上刻一个字以作纪念。道观主持接到圣旨不敢怠慢,立即请名家书刻此字。还有另一个传说:有一年,女皇武则天在东都龙门办诗会,赛诗会上陈子昂得了魁首,不愧于一代奇才,为家乡争得了荣誉,添了光彩,乡人因此刻了魁字以作纪念。传说不一,因此这一文化景观便成了一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魁字的意思通常代表文人之首即“状元”,如“魁星点斗”即金榜题名的意思。不论哪种传说都带有明显的帝王钦点、状元夺魁的含义,吻合了“独占鳌头”之“魁首”的象征。

  三绝——回文诗

  道士留诗歌

  正读反念皆成佳句

  在金华山上,有一座3层重檐的六角亭楼,叫做玉虚阁,这便是开盛唐诗风的“一代文宗”陈子昂青年时代读书的地方。玉虚阁右侧矗立着一块两米多高的大石碑,被称为回文诗碑,碑的背面刻有清嘉庆四年(1799年)射洪县令胡魁撰写的《增栽金华山林木碑记》。正面刻的就是回文诗,由清代名人泉石散人杨太虚所书,全诗正读反念皆成佳句。据介绍,此种回文诗历代罕见。回文诗的书法为一种怪异的龙蛇字体,它是在草书的基础上,融入传统的隶书和道家的符书,3种书法互相渗透,错落有致,形成一种龙飞凤舞的字形,不太好认,回文诗与龙蛇体书法相映成趣,堪称一绝 。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大致认得诗句为:龙头倒卧见高峰,洞古铺云绿树笼。封郭满天撑老柏,卷波烟水迎秀松。浓情尚吐飘香桂,觉梦惊声听晓钟。淙夜彻泉流韵雅,茸红剪处妙罗胸。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金华山倒头石龙、飘香金桂、梦觉晓钟、清泉雅韵等景观,情景交融,十分贴切。而当我们倒过来阅读时,一样能够体会到诗中的意境。(记者 王鹏达 周凯)
 

  编辑:袁田
全媒体资讯
新闻导航  
·时政要闻
·社会新闻
·乡镇动态
·部门动态
·权威发布
政务微信、微博  
网民互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站内搜索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shrmxmb2022@163.com 举报电话:0825-6197001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邮编:629200 电话:0825-6197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00055 蜀ICP备2021004273号 川公网安备 51092202000126号  技术支持:遂宁新闻网
市县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电话:0825-2988759 0825-662297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未成年人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