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李娟娟数学名师工作室射洪五小韩首华工作站开展小学数学研讨活动。活动聚焦小学数学教学研讨的“冲突性问题”,探索核心素养发展路径”,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教学风采的舞台,也为全体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交流平台。
活动中,3组团体从教学语言的组织到教学活动的安排,从教学媒体的运用到课堂生成的预设,大家各抒己见,共同完善。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改进,不断追求卓越,力求在展示活动中呈现出最完美的课堂。
课堂上胥玲秀老师,引领孩子们探究同一张纸《能装下多少东西呢?》与常规围法产生冲突,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下,小组合作、围、剪,突破思维定式,明白圆柱侧面积一定时,底面周长越大,体积越大......最后到底能装下多少呢?培养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升了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极限的数学思想。
课堂上通过小朋友熟悉的羊村串联教学,激发兴趣,以美术课裁剪小花为载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圈、画、小组交流等方式理清思路,对比两种解法(连减和先加再减),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引发冲突,结合打包袋图意,自己创意符号,自然引出小括号。学生明白了小括号在改变运算顺序中的关键作用,认识到运算规则的多样性和严谨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课堂上通过对比加减乘除的笔算式子,产生冲突问题,回溯除法“平均分”的定义,数形结合,感知平均分的过程与竖式一一对应,采取教师演示学生记录竖式、教师展示竖式学生还原情景,学生明白了笔算除法不一样的缘由。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谢莉、刘晓敏、陈麒三位老师从产生冲突性问题的背景,学情分析,设计思路,以及课堂中达成的“四基”“四能”和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阐释。理论支撑如根脉深扎,实践探索似枝叶舒展。特别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彰显“学生为主体"理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最后射洪市第五小学校韩首华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点明如何挖掘知识中的冲突性问题,如何采取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全媒体记者 许竣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