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司法改革的浪潮中,市人民法院正以一场刀刃向内的“效率革命”行动,引领着司法服务的智慧蝶变。通过深度运用数字法院建设成果,卷宗归档周期缩短98.7%,月均装订量破千件,超期未归案件全面清零。
走进焕然一新的诉讼服务中心,仿佛进入自动流水线。高速编码机每分钟处理60页材料,卷皮封面打印机2秒生成规范卷宗封面,全自动装订机让200页卷宗秒变“精装书”。曾经需要多人协作、耗费时间的封面制作、编码装订,现在由“智能三剑客”一站式搞定,法官助理们也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双手。
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副主任何冬:“案件归档方式改革后,我们的工作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以往需要多人协作的纸质卷宗整理、归档工作,现在通过智能编目、一键检索就能快速完成,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电子留痕功能让每个环节都可追溯,既规范了司法行为,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数字正义’带来的便利。”
在诉讼服务大厅,市民王阿姨正在咨询案件进展,如今,随着效率革命的推进,市人民法院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
市民王阿姨:“村上有人欠了我几年的钱,今天我到法院来起诉,工作人员很热情地把这个案子给我弄好了,为他们工作效率点赞。”
在这场效率革命中,市人民法院从“人海战术”升级为“智慧集群”。过去卷宗整理从整理、编目、卷皮制作到装订过程需要多名干警协作,如今“电子卷宗”这一系列“黑科技”的应用,使得市法院的卷宗归档周期缩短了98.7%,月均装订量突破1000件,超期未归案件全面清零。这一变革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让司法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配置。
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宋荔:“过去整理卷宗至少需要3名干警协作,单本卷宗制作耗时按小时计。现在引入了高速编码机、全自动装订机、卷皮封面打印机,再辅以系统功能升级,单日处理量成倍提升。更关键的是,我们打通了电子卷宗与纸质档案的‘双轨制’,案件进入法院后就进入无纸化运行轨道,立案当天,电子卷宗就同步生成并推送至办案系统,庭审笔录、送达回证等材料直接生成电子材料,法官随时调取,无需再在堆积如山的卷宗中翻找资料,这些智能化的升级,让法官从事务性工作抽身,全身心投入案件的审理与裁判,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效率。”
随着电子卷宗的运用,如今卷宗准确度进一步提升,纸质案卷数量缩减23.6%。今后,市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卷宗归档方式改革,让“电子卷宗”更好地赋能审判、服务群众、守护公正!(全媒体记者:王舫 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