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好百日攻坚战 严惩身边“微腐败”
——射洪县纪委严惩“微腐败”收到显著成果 |
时间:2018-11-19 15:59:00 来源: |
本网讯 (全媒体记者 艾君)“都说D级危房改造是国家的民生项目,为啥我还要多给500元呢?”在县纪委的信访接待室里,复兴镇会仙村的低保户谢达树纪委工作人员表示他很纳闷。
对一个富裕家庭来说,500元钱算不了什么,可对于低保户来说,500元或许就是活命钱。当县纪委抓住该线索从中揪出“蝇贪”时,真相浮出了水面:原来,这500元钱是当地村主任李得辉向谢达树收取的“跑路费”。
最终,李得辉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被公开通报曝光。
惩治基层“微腐败”,射洪群众拍手称快!
射洪从2017年8月起,集中100天时间,共整治问题1600余个,立案查处37件45人、约谈28人、诫勉19人……百日专项整治严惩“微腐败”、规范“微权力”、净化“微生态”,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升,整治行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协同作战 破解责任压实难问题
“严惩微腐败、坚持零容忍!”县纪委常委谭襄阳告诉记者:“基层‘微腐败’,群众感受更为深刻,整治刻不容缓!”
百日活动一开始,县委就坚持高位推动,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及时出台《射洪县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百日攻坚‘八大行动’实施方案》,在各行各业打响整治攻坚战,先后开展私设“小金库”、招投标乱象等20余个专项整治,整治财经管理不规范、环保领域履职不到位、扶贫领域推进任务不力等方面问题1600余个。同时将整治行动任务纳入县乡村三级责任清单、述责述廉及年度考核常态推动,倒逼县级领导分管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及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落地。
“行动期间我们向同级党委通报65次、126个问题,约谈党政主要负责人4人,扣减8个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分,形成了责任明晰的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运行机制。”谭襄阳表示。
强化监督,破解线索发现难问题
“真没想到,我们乡干部中还有这么大的一个蛀虫。”万林乡一名乡干部发出感慨。
原来,该乡原国土所所长唐孝先先后17次收取村民所送人民币48600元,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这是全县开展“八大行动”,采用“三个临时”暗访办法查纠出的问题线索。
如何才能更快更好获得线索?县纪委首先用好“访、电、网、信”和巡察手段,畅通“五位一体”群众举报绿色通道,让群众“不出村即可举报”;出台《暗访工作办法》,强化检查随机性、灵活性,开展暗访督查23轮,发现整改三公经费管理不规范、村务公开不到位、不及时、“三资”管理票据不规范问题381个。
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开发脱贫攻坚大数据监管平台,着力发挥社会群众、职能部门、纪检监察“三个监管”作用,全面精准动态监督全县80个贫困村、18722户贫困户脱贫攻坚实施全过程。
百日行动期间,县纪委发出督办1094条、制发通报11期、整改问题900余个,并在太和镇试点开发“智慧太和”APP手机软件,分村组建“清风太和”QQ群和微信群,镇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实名入群接受群众“举报”,实现了信访举报“指尖化”、快捷化。
高压惩腐,破解病症根治难问题
广兴镇猫儿坝村原村委会主任聂清林截留群众危房改造补助、洋溪镇玉丰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克照等人虚报冒领粮食直补、复兴镇龙归村党支部书记谢碧英侵占群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在百日专项治理行动中,一个个蛀虫被相继挖出。
以此为契机,县纪委严格规范“微权力”,大力实施“小微权力”规范化管理系统试点工程,从严从细规范村务公开、村级工程建设、强农惠农资金发放等18项工作;试点创建“六手印记”村务管理新模式,构建了支部引领、党员主导、群众满意、依法依规、阳光公开的实施新路径。
同时,还积极净化“微生态”,大力打造“子昂故里•廉洁射洪”廉文化品牌,每天编发“廉洁射洪”微信,每周播出“廉政之声”广播专栏,筹建“一代文宗•大廉不谦”陈子昂诗廉文化教育基地,举办“女性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全县“廉因子”“廉元素”“廉细胞”的综合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不断厚植了全县廉文化根基。
特别是2018年以来,县纪委再度聚焦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惩治微腐败,目前已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61件61人、一卡通领域违纪违法问题50件50人,处理381人,追缴资金8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推进了惩治“微腐败”向纵深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衷心点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