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主管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全媒体集群:微播射洪、掌上射洪、射洪发布
国务院信息 | 省政府信息 | 重点专题 | 魅力射洪 | 微视射洪 | 网络问政 | 权威发布 | 遗失声明/公告 | 政务微博 | 射洪市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读新闻 > 时政要闻
 
射洪:子昂遗风蔚今朝
时间:2018-03-22 15:08:40  来源:

5252.jpg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3月22日上午,在初唐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射洪,“诗歌中国,诗意遂宁”子昂故里射洪万人诗歌朗诵会再次如约启幕。
        “巍巍金华,幽幽书台,文宗已去,诗圣来朝,后世百代,缘文宗而寄言,因文宗而兴笔。”在拜祭文宗的仪式中,上万市民再次用“革故鼎新,以文践道”等表达了对先贤的追思与子昂文化的传承。今日的射洪,追寻子昂遗风的“来者”络绎不绝,以诗歌引领的射洪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追根溯源  让“诗骨”文化深入人心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纵观陈子昂的百余首诗歌,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字句间流淌着爱国安民、壮志报国的正能量,彰显着一代文宗的铮铮风骨,故而被冠以“诗骨”之誉,实在是实至名归。
        “人们称陈子昂为‘诗骨’,是根据他的性格、事迹和作品而来的。”射洪陈子昂诗歌社和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罗明金介绍,陈子昂是平民中走出的官员,但他在官宦权贵面前总是不卑不亢,对女皇武则天推行的新政,只支持对的,错误的就反对,充分表现出了他的骨气。陈子昂刚到京城没有“背景”,又不愿找门路向高官们“投行卷”,便长安“千金买了琴,在众人面前摔碎”引人们来读他的诗歌,这一独创的方式表明他从仕的决心。可以看出陈子昂不仅有才,更是一个有思想、有骨气的人,他倡导的“汉魏风骨”诗文改革,被后人推崇发扬,影响了后世李、杜等大诗人的创作,杜甫曾称赞:“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白居易在《初授拾遗》中也写到:“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韩愈在《荐士》中称:“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在陈子昂读书台感遇厅,两旁的壁画简要记载着他的生平事迹,为各地游客了解陈子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陈子昂在皇帝和权贵面前展现的不卑不亢也让游客们纷纷称赞。
        据悉,近年来,射洪县着力挖掘陈子昂诗词中的精髓,继之前挖掘陈子昂在法治上的主张,成功打造子昂法治文化广场后,今年又开始挖掘陈子昂著作里在廉政方面的思想,打造“诗廉”文化基地。

1212.jpg

         传承弘扬  不断丰富文化载体与平台

        在射洪,以陈子昂读书台为核心的子昂文化载体不断呈现,早期县城规划中,子昂故里牌坊、伯玉路等建筑和道路名已进入一代代射洪人的记忆;2000年初修建的子昂广场和陈子昂铜像正成为射洪的地标性建筑。
        与此相应,以传承子昂遗风的文学与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1988年,射洪成立了陈子昂诗社,致力于传承子昂遗风,立足射洪本土进行诗歌创作,其成员每年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大量作品,近30年在市、省以上媒体发表的诗歌就有4000余首,出版诗文集80余部;1990年,射洪成立了陈子昂文学社,社员已从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人。两大文学社传承陈子昂遗风,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社报为阵地,繁荣了射洪文学创作,为射洪打造“中国民间诗画艺术之乡”和文化强县做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9月,射洪成立了陈子昂研究会,并召开了第一次会员大会暨学术交流会活动,研究会以“研究、传承、推广、发扬陈子昂文化”为研究方向和指导思想,以陈子昂研究为主,发掘射洪历史名人和历史文化。并积极创立陈子昂文献馆,编辑一年一辑的《陈子昂研究资料汇编》和创办会刊《陈子昂文化报》。
        此外,射洪县政协诗书影画院、四川省老年诗词创作研究会射洪组、射洪县诗词楹联学会、射洪县老年大学诗书画院、射洪县校园文学社等一大批涵盖老、中、青三代的各类文学社团也创造了大量文学作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4343.jpg

          引领发展  带动射洪文化事业百花齐放

        在陈子昂文化的引领下,射洪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2016年,射洪提出了“八大争先工程”,明确提出要狠抓文化繁荣,提升软实力,以文化力量引领社会风尚,助推地方发展,深度发掘诗酒文化、子昂文化等优势资源。这是射洪文化事业继“十二五”期间实施“文化强县行动”后迎来的又一次发展“黄金期”。
        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并享有“中国民间诗画艺术之乡”之称的射洪,在深度挖掘子昂文化的进程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捷报频传:射洪文艺工作者挖掘、创排的文艺精品节目《又听布谷鸟儿叫》,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曲艺类决赛,荣获优秀演出奖;射洪人创作拍摄的首部微电影《轿顶山的孩子》入围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光年奖”;射洪县潼射镇走出来的遂宁春苗杂技艺术团多次赴国外演出;射洪“铁水火龙闹元宵”和“青堤菜刀文化”得到了央视多次聚焦;2017年端午节,射洪在30年后再度举行的龙舟赛也吸引了现场20余万观众,中央电视台等一大批媒体进行了报道……
        文化是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射洪“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创新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努力打造具有射洪特色、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打造具有射洪特色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正从规划逐步变为现实,乘着党的十九大这股东风,射洪的文化事业将再次实现新的飞跃,子昂文化将迎来越来越多的“来者”。(全媒体记者刘洋)

  编辑:李晓玲
全媒体资讯
新闻导航  
·时政要闻
·社会新闻
·乡镇动态
·部门动态
·权威发布
政务微信、微博  
网民互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站内搜索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shrmxmb2022@163.com 举报电话:0825-6197001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邮编:629200 电话:0825-6197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00055 蜀ICP备2021004273号 川公网安备 51092202000126号  技术支持:遂宁新闻网
市县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电话:0825-2988759 0825-662297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未成年人举报渠道